时间:2025-08-14 11:52
一、寻找大脑的“保护盾牌”:从绝望中诞生的希望
传统阿尔茨海默病研究长期聚焦于“风险基因”——如APOE4,携带一个拷贝风险升高3倍,两个拷贝风险激增12倍。然而,科学家逐渐意识到,只研究“谁更容易得病”远远不够。那些本该患病却能抵抗疾病、推迟发病甚至不发病的人,体内藏着更关键的秘密。
通过大规模基因测序(特别是对高风险家族成员的深入研究),科学家们发现了令人振奋的线索:存在一类“保护性基因”。它们通过改变脂质代谢、增强突触功能、调节免疫反应等方式,在分子层面构建起对抗阿尔茨海默病病理变化的防线。
二、五大“守护基因”的非凡力量
1.脂质代谢:
APOE3Christchurch:哥伦比亚一名患者表现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,带有PSEN1-E280A突变,她在70多岁才出现轻度认知障碍。全外显子测序显示其存在APOE3ch纯合突变,表明该突变具有保护作用。尽管她大脑中布满β淀粉样蛋白斑块,但tau蛋白缠结和神经退行却异常轻微。在APOE3ch小鼠模型中研究发现,该突变能活化小胶质细胞,促进tau蛋白降解,并阻止其扩散。
APOE2:携带者患阿尔茨海默病风险显著降低。它通过促进β淀粉样蛋白清除、减少其聚集、改善突触功能和脂质代谢等多重途径发挥作用,堪称最强大的天然保护因子之一。
CLU(rs11136000变异):荟萃分析表明,其在亚洲和高加索人群中与阿尔茨海默病(AD)的关联,且均确认了rs11136000变异的显著保护作用。
APOE3-Jac:这个新发现的变异(V236E)能增强APOE蛋白的脂质结合能力,减少有害的不溶性APOE聚集。小鼠实验显示,它能大幅减少淀粉样斑块沉积和小胶质细胞过度激活,对阿尔茨海默病和路易体痴呆均有保护作用。
2.突触功能和神经可塑性
RELN-COLBOS:一名携带PSEN1-E280A突变的男性,在67岁前认知正常,但在70岁时出现了轻度认知障碍。他是RELN-H3447R(COLBOS)变异的杂合子,这是一种功能获得性突变,能显著降低tau蛋白磷酸化,保护关键脑区(如海马体)的结构和功能,即使面对严重的淀粉样蛋白病理也能保持认知韧性。
BDNF Val66Met:这个基因与APOE4的互动决定命运。当BDNF Met遇上APOE4,淀粉样沉积更快,但部分携带者能通过激活额叶等脑区进行补偿,暂时维持认知。研究强调需关注这种高风险组合。
Maf1基因:Maf1 调节 Grin1 基因的转录,该基因编码NMDAR1蛋白,影响钙稳态和突触重塑。在阿尔茨海默病中,Maf1 表达增加导致NMDAR1水平升高,破坏钙平衡并损害突触功能。在阿尔茨海默病模型中,敲低Maf1 已被证明可以恢复突触可塑性,减少淀粉样斑块,并改善认知表现。
82-kDaChAT:这种人类特有的胆碱乙酰转移酶亚型,能增强胆碱能信号,并通过上调ABCA1、胰岛素降解酶(IDE)等基因表达,促进β淀粉样蛋白清除,减轻神经炎症。
3.内体-溶酶体功能与tau病理
APP A673T:该突变在冰岛人群中发现。这个变异能将APP加工推向非淀粉样蛋白生成途径,大幅减少有毒β淀粉样蛋白的产生。
PICALM基因:PICALM主要在微血管中表达,保护性的rs3851179G>A等位基因与PICALM表达的适度增加相关联。这种在微血管中的上调可能增强跨越血脑屏障(BBB)的Aβ清除,降低AD风险。
RAB10:其保护性变异(rs142787485)能降低RAB10表达,减少β淀粉样蛋白42/40的比例。它参与调控APP的运输和加工过程,是新兴的治疗靶点。
CTSH:CTSH基因的rs2289702T等位基因能适度降低CTSH(一种溶酶体蛋白酶)表达,反而增强小胶质细胞吞噬β淀粉样蛋白的能力。
PU.1:由SPI1编码,调节髓细胞功能,并与阿尔茨海默病(AD)相关。降低PU.1的表达通过改善小胶质细胞功能(如吞噬作用和细胞因子调节)而推迟AD的发病。rs1057233变异减少SPI1的表达,增强对AD病理的韧性。
MiRNA相关基因:GRN、TFCP2、PVRL2、ESR2、IDE和CDKN2A等基因中的SNP破坏或创建了miRNA反应元件 (MREs),从而影响在阿尔茨海默病 (AD) 中至关重要的基因表达水平。
4.神经炎症和免疫反应
IL-6基因:观察到-597A和-174G等位基因组合的联合等位基因具有保护作用。该作用独立于APOE4等位基因,表明在AD发病机制中可能通过基因连锁或相互作用发挥保护作用。
LRP 基因:研究发现V216等位基因在法国队列中与AD呈负相关,在对照组中的等位基因频率为2.8%,而在AD病例中为1.5%。这表明V216等位基因可能对AD有微弱的保护作用。
CXCR6:在CD8+T细胞上表达。这些细胞通过CXCL16-CXCR6信号通路与小胶质细胞互动,促进β淀粉样蛋白清除并减轻斑块负担。失去CXCR6会加剧病理。
IL1RL1:其rs1921622A等位基因能降低可溶性ST2(sST2)水平,增强IL-33介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和β淀粉样蛋白清除,尤其在女性APOE4携带者中效果显著。
PDE4B:是炎症和神经功能的调节因子,该基因中的一个弱化突变能阻止认知衰退和脑葡萄糖代谢低下。其机制涉及调控炎症相关基因(如IDE),降低促炎细胞因子水平。
FN1:在认知健康的老年APOE4携带者中发现FN1基因变异(rs140926439),似乎通过减少BBB处的纤维连接蛋白沉积来减缓APOE4携带者的AD进展。这导致胶质增生减少,有毒蛋白质的清除改善,神经炎症减少,血管完整性增强,从而提供神经保护。
5.组合和系统效应:
线粒体基因改变:在阿尔茨海默病(AD)和轻度认知障碍(MCI)患者中核编码的Lunnon基因的表达减少,线粒体编码的OXPHOS基因在AD和MCI中表达增加,这表明核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之间的不平衡。这种不平衡可能会降低线粒体的效率,增加活性氧,从而促进AD的神经退行性变。
小胶质细胞中的选择性剪接事件:在阿尔茨海默病中,剪接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,保留的内含子和跳过的外显子改变了蛋白质功能。这些修饰与失调的突触信号传导、自噬和肌动蛋白动力学有关,所有这些都对神经元健康至关重要,并且有助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。
miRNA和RNA干扰:miRNA是小的非编码RNA分子,它们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。miRNA的失调会影响多个途径,包括Aβ生成和tau过度磷酸化。
三、改写命运:
从基因发现到未来疗法这些保护性基因的发现,为对抗阿尔茨海默病开辟了全新道路:
基因疗法:利用CRISPR等基因编辑技术,在高风险人群(如APOE4携带者)中引入保护性变异(如APOE2、APOE3-Jac、RELN-COLBOS),或抑制有害基因(如Maf1)。
靶向APOE:开发小分子药物或抗体,模拟APOE3-Jac的效果,改善APOE脂化状态,或阻止APOE4的有害聚集。
增强免疫清除:开发药物调节CXCL16-CXCR6轴或IL-33-ST2通路,优化小胶质细胞和T细胞的协作,增强清除淀粉样斑块的能力。
抗炎策略:针对PDE4B等靶点开发抑制剂,减轻神经炎症这一关键的疾病驱动因素。
加固血脑屏障:通过上调PICALM表达或利用FN1变异的作用,改善血脑屏障功能,促进毒素清除并提高药物输送效率。
组合拳疗法:鉴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复杂性,未来最有效的策略很可能是同时针对多个保护通路的组合疗法,例如将抗炎药、脂质代谢调节剂和基因疗法结合使用。
精准医疗:根据个人的基因图谱(特别是APOE状态和其他保护/风险基因的组合),量身定制预防和治疗方案。例如,针对APOE4携带者且有高淀粉样负荷的人群,以及BDNF Val66Met等位基因携带者,需要更积极的早期干预策略。
四、挑战与曙光并存
尽管前景光明,挑战依然巨大:
稀有性:许多强大的保护变异(如APOE3Christchurch、RELN-COLBOS)非常罕见,限制了其直接应用的普遍性。
复杂性:基因之间、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,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来阐明。
转化难关:如何安全有效地将基因编辑工具送达大脑、如何设计精准靶向药物并避免脱靶效应,仍是技术瓶颈。
验证需求:许多新发现的保护基因关联需要在更广泛、更多样化的人群中进行重复验证。
结语:
基因不是命运的唯一书写者。这些“保护盾牌”基因的发现,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认知:它不再是一条单行线。即使携带高风险基因,强大的保护机制也可能扭转乾坤;即使大脑已出现病理迹象,保护机制也能延缓甚至阻止症状出现。这些研究不仅带来了革命性疗法的希望,更传递了一个核心理念:基因固然重要,但它并非决定命运的唯一因素。在科学家们努力将基因发现转化为实际疗法的同时,我们每个人能做的,是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(均衡饮食、规律运动、充足睡眠、认知训练、控制“三高”),积极管理可控风险因素,为自己筑起一道尽可能坚固的健康防线,迎接未来精准预防和治疗时代的曙光。
关注阿尔茨海默,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干预。目前,安琪尔基因医学已开展阿尔茨海默早筛AD7C-NTP检测项目,为受检者及时提供后续健康管理服务,从而及早地发现潜在的AD风险,及早干预延缓病情,提高生命的质量。现在就行动起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