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我们往往忙于生活的琐碎,却容易忽视那些悄然降临的健康危机。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剧,阿尔茨海默病,这一被称为“记忆橡皮擦”的疾病,正逐渐侵蚀着无数家庭的幸福与安宁。
很多人仅仅听说过阿尔茨海默病,但因为缺乏足够的信息普及,并不知道一旦患上此病,个人和家庭面对的到底是怎样的境况。具我国权威数据统计,一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护理,需要1.5个劳动力参与。今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,当家中出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时,家庭所承担的多重成本与挑战,以期唤起大家对这一疾病的更多关注。
阿尔茨海默病的确诊过程复杂且费用高昂,检测项目包括定期的脑电图、脑部MRI、PET-CT、脑脊液和基因检查等费用,根据医院等级和检查项目而异,但普遍较高。存在多次检测才能确诊的情况,病程中可能需住院治疗,持续检测费用会增加经济负担。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手段,一般依靠各类药物。常规药物(如多奈哌齐、美金刚)月费用约1800元,年费用高达2.16万元。新兴疗法(如仑卡奈单抗)对于体重60公斤的患者,月费用可达1.5万元,年费用更是飙升至18万元。
随着阿尔茨海默病程度加深,照护会成为家庭最痛苦的部分。在居家照护的模式中,由于患者的精神状态、行为模式的不确定性,家住往往难以承担全部的照护工作,而聘请保姆或护理员又会面临几大挑战:保姆或护理员不愿意承担如此繁重高压且长期的护理工作。取决于服务内容和护理级别,月费用在5000元至20000元不等,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。如具备医疗护理知识、心理咨询能力等的高级护理员,费用可能更高。对于需要全天候照护的患者,入住认知症照护机构成为必要选择,月费用可达数万元至十数万元。我们可以简单罗列一下入住专业认知症照护机构的成本:- 床位费:数千元至数万元/月,依机构档次、位置及房型而定。
- 护理费:数千元至万元/月,按护理等级和服务需求收取。
- 其他杂费:水电、网络、活动等费用,可能含于总费用或另计。

患者因认知能力和生活能力下降,需更多日常辅助用品,如成人尿布、特殊餐具等。同时,家庭为确保安全、改善生活质量,还需进行家居环境改造,如安装扶手、防滑地板等,这些都是不小的开销。阿尔茨海默病发展到中后期,相对于患者无法感受自身的变化,家属往往是承担照护工作的主要力量。从时间投入来看,假设一位家庭成员全职照顾阿尔茨海默病患者,每天投入照护时间平均为12小时(包括日常护理、陪伴、医疗陪同等),全年无休,总计投入约5040小时。这相当于放弃了其他工作或职业发展机会,是巨大的“时间成本”。经济层面,以京沪平均月薪1.5万元估算,全年直接收入损失约18万元。加上晋升机会、奖金减少等间接损失,经济损失更为显著。此外,还需负担就医交通、营养品、特殊护理用品等额外费用,这些额外支出亦相当可观。
家庭成员在照护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情绪负担,可能出现焦虑、抑郁等心理问题。这些精神成本虽无法用金钱衡量,但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深远。此外,家庭照护者往往感到孤独无助,缺乏社会支持和理解。甚至会引发自身的身体健康问题,进一步加剧家庭负担。一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,往往可能影响到三代人。可能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张或疏远,影响整个家族的家庭氛围和幸福感。
面对阿尔茨海默病带来的沉重负担,我们每个人、每一个家庭都应该积累相关的知识,提高警惕,并及时采取积极措施。- 早关注:关注家中老人的认知健康状况,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知识。鼓励老年人保持社交活动、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,并借助专业手段进行脑健康训练,确保大脑活力与健康。
- 早发现:注意观察老人大脑非健康衰老的征兆,定期进行认知功能评估。发现认知功能下降时,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评估。
- 早干预:发现轻度认知障碍(MCI),及时并坚持进行综合认知训练,例如计算机化认知训练,能较大概率恢复正常。一旦确诊阿尔茨海默病,应立即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照护计划。药物治疗结合非药物治疗,例如计算机化认知训练,以延缓病情进展。
让我们携手努力,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其家庭构建一个更加温暖、坚强的后盾。在爱的路上,我们不仅是守护者,更是预防者。通过早期关注、定期筛查和及时干预,我们可以共同减轻这份爱的重量。转自:阿尔茨海默公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