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当前位置
  2. 主页
  3. 新闻动态
  4. 科普知识

罕见病丨苯丙酮尿症(PKU)

来源:安琪尔基因医学

疾病介绍

苯丙酮尿症(Phenylketonuria, PKU)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,苯丙氨酸羟化酶(PAH)基因变异导致PAH活性降低或缺乏是PKU的主要病因。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,其代谢所需的苯丙氨酸羟化酶(PAH)活性降低或缺乏,导致苯丙氨酸(Phe)代谢异常,使苯丙氨酸不能转化为酪氨酸(tyrosine,Tyr),酪氨酸及其他正常代谢产物合成减少,血液中Phe含量增加,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发育。同时次要代谢途径增强,生成苯丙酮酸、苯乙酸和苯乳酸,并从尿中大量排出,苯乳酸使患儿的尿液具有特殊的鼠尿臭味,故得名“苯丙酮尿症”。

苯丙酮尿症发病率在不同种族和地区有差异。爱尔兰约为1/4500,北欧、东亚约为1/10 000,日本约为1/143000。我国平均发病率为1/11800,北方高于南方。


图片


临床表现

PKU患儿在新生儿期多无临床症状,出生3~4个月后逐渐出现典型症状,1岁时症状明显。主要包括:

1.婴儿期还常出现呕吐、湿疹等。

2.出生数月后因黑色素合成不足,其毛发和虹膜色泽逐渐变浅,为黄色或棕黄色,皮肤白。

3.由于尿液、汗液含有大量苯乳酸而有鼠尿臭味。

4.随着年龄增长,逐渐表现出智力发育迟缓,以认知发育障碍为主、小头畸形、癫痫发作,也可出现行为、性格等异常,如多动、自残、攻击、自闭症、自卑、忧郁等神经系统表现。


66b3312faa3b8.png



图片

疾病诊断

苯丙酮尿症的诊断方法主要包括:

1. 新生儿筛查:采集出生72h(哺乳6~8次以上)的新生儿足跟血,制成专用干血滤纸片,采用荧光法或串联质谱法(MS/MS)测定血Phe浓度进行HPA筛查。筛查原标本血Phe浓度>120μmoL/L,或同时伴有Phe/Tyr>2.0为阳性,需召回复查,复查仍阳性则需进行鉴别诊断。

2. 遗传检测:可通过基因检测确认PAH基因是否存在突变。

3. 生化检测:测定血液中苯丙氨酸的水平、尿液中苯丙酮酸等相关代谢产物的水平。


图片

治疗手段

针对苯丙酮尿症的治疗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•特殊配方食品:对患儿使用不含或低含苯丙氨酸的特殊配方奶粉、蛋白质补充剂等。

•低苯丙氨酸饮食:限制富含苯丙氨酸的食物摄入,如肉类、奶制品等,以防止苯丙氨酸在体内积累。

•药物治疗:对于部分患儿,可以通过BH4药物治疗来辅助缓解病情。

•定期监测:定期检测血液中的苯丙氨酸水平,以调整饮食计划。

•遗传咨询:为携带者家庭提供遗传咨询,指导生育计划。 


Copyright © 2017北京安琪尔基因医学科技有限公司
安琪尔:angen23.com 京ICP备110102000606